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改革,做好顶层设计、查漏补缺、提质增效的文章。”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上来,坚持把深化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改革作为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重要环节,推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全、更加富有生机活力,为党的建设提供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保障。
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管全局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改革是一道彰显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固有品格的理论试题,又是一道凝结中国共产党百年优良传统的历史命题,更是一道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实践考题。百余年奋斗征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建设理论,随实践的发展、条件的变化、任务的转移与时俱进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改革,并确保全党对制度的遵从与执行,不断把我们党锻造成既有崇高理想信念又有高度制度自觉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充分证明,深化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改革是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关键之举,是解锁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能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谋新篇的制度密码。
坚持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新的历史方位上,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党不可避免地面临更为繁重的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制度建设任务。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整体工程,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以长远的眼光统一谋划、统筹推进。要把准、吃透《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年)》(以下简称《纲要》)内容与精神,强化政治担当,加强统筹谋划,以党章为根本不断优化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整体布局。要着眼于执政客观需要,锚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重要任务,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改革推动全党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使党的领导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注重查漏补缺,构建全面系统完整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全面”是新时代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应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契机,对标对表《纲要》要求,着力查找党的组织法规、领导法规、自身建设法规、监督保障法规中的漏项缺位,逐步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不断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制度机制,完善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等,持续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和优化“添砖加瓦”,努力构建起更为全面、系统、完整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紧扣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质量。制度优势是最大的优势,高质量制度是保持制度优势的最佳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这个“精”,指的就是制度的质量。提高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质量,要坚持突出政治标准与遵循实践逻辑相统一,应始终坚持党百年来始终遵循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价值观,特别是新时代以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大力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伟大实践经验,不断增强全党筑牢信仰信念、践行初心使命、永葆廉洁本色的自觉,进一步把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党的领导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坚持好运用好,把管党治党中的优良传统、有效经验转化为规范性、制度性的话语表述,切实把党的政治性主张转化为全党的自觉追求,彰显党内法规制度的适用性和生命力。
强化执行力度,推动党内法规制度贯彻落实。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制度不少,可以说基本形成,但不要让它们形同虚设,成为‘稻草人’,形成‘破窗效应’。”制度的生命力就在于执行。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党内法规制度的落实执行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要狠抓党内法规制度教育,真正使全党树立起“无规矩、不方圆”、执行制度没有例外等意识,增强全党对党内法规制度的敬畏之心、遵从之心。要有效整合党内监督资源,落实党内法规制度执行监督主体责任,采取专项监督、重点监督、日常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制度执行监督,对搞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者严肃追责问责,形成法规制度执行的强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