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好的家风带党风、促政风、正民风,就会让社会更为和谐。家风失守,权力就可能在领导干部的手中让自己和家庭成员变得“任性”,直至身陷囹圄,悔之晚矣。用好家风熏陶好作风,就能让自己的心灵收获良好家风的滋养,立好自己的人生坐标。
2025年第3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精辟论述了家庭与社会、家庭与国家的关系,并对注重家庭提出殷切期望。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社会肌体的好坏。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弘扬好传统、传承好家风,才能传播正能量、涵养新风气。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因家风不正导致全家沦陷的教训不在少数。可见,随着时代的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家”对于每一个人的影响可谓是举足轻重,理应以实际行动打造“家”的最好模样。
好家风需要不断“熏染”。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家风反映家庭成员的立身做人原则,也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的缩影。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管住家人、管住微小、管住亲近等,用好家风熏陶好作风,让好家庭与好风气相得益彰,是对家庭圆满的最大保护。
守好家风,是守好人生指路的灯。好的家风是党员干部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关键。党员干部带头重视家风建设,管好家人、处好家事,做到关爱不溺爱、善待不纵容,以良好的家风带党风、促政风、正民风,就会让社会更为和谐。家风失守,权力就可能在领导干部的手中让自己和家庭成员变得“任性”,直至身陷囹圄,悔之晚矣。用好家风熏陶好作风,就能让自己的心灵收获良好家风的滋养,立好自己的人生坐标。
打造最好“家”的模样,需要通过不断地“矫正”以“纠偏”,以发挥家教在家风建设中的涵养和约束作用。作为党员干部的家属,如果不能当好“助廉员”,不能在家吹好“廉政风”、念好“紧箍咒”、做好“廉内助”,家庭的“后门”就一定关不严、守不好,可能导致家人的人生轨迹中途改道。
己不正,焉能正人。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正家风强党风,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加强自律,监督部门和广大民众也要充分参与监督,一同构筑起家风“防火墙”,为净化干部家风和政治生态打下坚实基础,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形成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