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

传承红色家风 涵养时代新风

王丹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红色家风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文化见证,承载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人民情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传承与弘扬红色家风,有利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带动全社会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氛围,实现以良好家风滋养清正清朗的党风政风、涵养向上向善的社风民风,共筑时代新风。

传承红色家风,修己立身以彰品德风范。红色家风是党在百余年历史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宝贵财富,蕴含着革命先辈修身齐家的经验智慧,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仰和高尚的价值追求,对于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父亲习仲勋写的拜寿信中说,“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老一辈革命家高度重视家风培养,注重言传身教,处处身体力行,坚持以党性滋润优良家风,以家风涵养党性修养。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做传承红色家风的“带头人”,真正将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律己修身、知行合一,为身边人树立严于律己、从严治家的榜样,努力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传承红色家风,正家明道以筑和谐根基。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格、道德品质、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也是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是培育新时代好家风的重要给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极为重视廉洁家风建设,以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教育子女和亲属廉洁自律、坚守正道。毛泽东要求子女恪守“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三原则,周恩来为亲属订立的“十条家规”,朱德教育子女“接班不要接官”,彭德怀教育侄子“近水楼台不得月”……这些红色家风是无言、无声的教诲,引领后人循路前行。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强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意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家庭成员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推动红色基因入脑入心,续写红色家风新篇章。

传承红色家风,全面从严治党以固清廉本色。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是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红色家风中所蕴含的清廉本色、革命信仰、理想信念等内容为滋养党风、涵养政风提供了丰厚养料。现实证明,家风不正、家风败坏往往是导致党员干部及其亲属走向违纪违法的重要诱因。如,有的纵容、默许家属索取收受巨额财物,上演“家族式腐败”;有的利用“一家两制”搞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滥用手中权力经商牟利,谋取不正当利益;有的利用职务职权便利大搞“裙带关系”,严重破坏政治生态……以公权换私利,最终只会身陷囹圄,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作风,作家风建设的表率,教育引导亲属守底线、筑防线,力戒特权、享乐思想,加强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以优良家风家教涵养清朗党风政风。

传承红色家风,淳化社风以促文明新貌。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良好家风的培育既关乎家庭和谐安定,更关乎社会文明进步。以红色家风带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引领全社会好风气建设的重要内容。从革命战争年代的赵一曼、杨靖宇到建设时期的焦裕禄、谷文昌,再到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郭明义、张定宇等,无数英烈模范始终以无私为民的公仆情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和廉洁奉公的道德情操修身治家、立身处世,既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楷模,也是红色家风传承的典范。立足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强大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继承和弘扬好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以“关键少数”引领“千家万户”,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正气充盈的社会生态,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证。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