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04版:理论

深刻理解全球治理倡议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

张程飞 方杲

日前,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全球治理倡议聚焦“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给出中国方案,是对全球治理领域“我们怎么办”的精准回答,展现了大国担当,也体现了中国引领时代潮流的影响力、感召力。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深刻理解全球治理倡议的丰富内涵、重要意义,事关全球治理效能提升,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指引。

奉行主权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坚持主权平等,才能进一步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区别于西方国家奉行的“强权即正义”生存法则和“权力优先于正义”价值理念,主权平等意味着各国虽在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上有差异,但在国际上应享有平等的主权地位,在全球治理决策中享有平等的参与权与决策权,彼此间应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奉行主权平等,一方面能够重塑全球治理权力结构,打破“中心—边缘”的治理格局,让中小国家在国际规则制定中拥有更多话语权;另一方面,能够强化全球治理的责任共担机制,通过平等协商明确各国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责任边界,避免责任转嫁问题,推动全球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协同”。全球治理中只有真正落实主权平等原则,才能推动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包容、高效的方向变革,进而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构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新秩序。

遵守国际法治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保障。国际法治是矫正治理体系中“权力失衡”、维护各国国家权益的重要工具,是全球治理体系的“制度基石”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人类共同利益的“必由之路”。国际法治是约束主权国家与国家行为体、避免权力滥用的重要准则,其通过明确的规则界定国家行为边界,可以有效遏制霸权国家凭借军事、经济优势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为全球治理营造了稳定的国际秩序环境;同时还可以有效规范跨国公司、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跨国活动,避免其因逐利性或局部利益损害全球公共利益,为治理活动有序开展奠定基础。国际法治还能为国际争端解决提供具有权威性与公正性的多层次路径,它以规则为依据、公正为目标,能够更好地平衡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利益,增强各国对全球治理体系的信任,进而提升治理机制的执行力与公信力,是维护治理体系稳定的“安全阀”。

践行多边主义是全球治理的基本路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本质上是霸权思维的产物,它无视国际规则,将本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合理利益与全球共同利益之上,严重破坏了全球治理体系的稳定。实践充分说明,单边行径、保护主义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国际社会的支持,终将难以为继。与之相反,多边主义则强调合作与协调,突出对话沟通、伙伴关系和合作共赢。无论是在全球层面还是区域层面,多边主义从共同利益出发,通过平等协商、制定规则,积极应对共同挑战,在国际关系处理中展现出了显著优势,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需求的内在逻辑深度契合:其资源整合能力适配全球性挑战的系统性、其利益平衡机制保障治理体系的公平性、其规则构建功能维护治理秩序的稳定性。基于此,唯有坚持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从“大国主导”转向“多元共治”、从“利益对抗”转向“互利共赢”,才能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稳定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奠定实践基础。

倡导以人为本是全球治理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理念将全人类的生存权、发展权、平等权及特殊群体权益作为治理议程设定、机制构建与规则执行的根本出发点。它植根于《世界人权宣言》“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的法理基础,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从“权力博弈”“资本逻辑”转向“人的发展”的价值坐标。当前,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南北发展鸿沟不断拉大,全球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国家间发展失衡。唯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的需求嵌入全球治理全流程,通过完善民生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平等包容的权利保障体系、全面覆盖的特殊群体支持网络,才能真正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难题,为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奠定坚实基础。

注重行动导向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原则。全球治理不仅要针对全球各国急、难、愁、盼的问题达成共识,更要以实际行动解决这些问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坚持行动导向使得全球治理完成了“目标导向—过程管控—结果落地”的完整逻辑闭环。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明确责任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执行监督,有力破解了“形式化合作”“机制空转”等治理困境,将治理共识转化为可落地、可衡量、可惠及民众的实际成果。“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在人类面临多重危机的当下,全球治理的进步,更要靠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积累而成。各国唯有携手并肩,以务实行动为笔,才能让全球治理真正惠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为人类共同的未来书写更加光明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联系我们|COPYRIGHT版权所有 : 吉林日报

ICP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网络经营许可证 : 吉B-2-4-2010002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151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431-88600010 爆料电话 : 0431-88601901